非遗工坊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以前农闲时只能打零工,现在每天坐在工坊里做葫芦烙画,既能挣钱,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大城县九间房村村民李红霞手持电烙笔,熟练地在葫芦上勾勒出精美图案,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廊坊,像李红霞这样通过非遗工坊实现稳定就业的村民还有近两千人。
“以前农闲时只能打零工,现在每天坐在工坊里做葫芦烙画,既能挣钱,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大城县九间房村村民李红霞手持电烙笔,熟练地在葫芦上勾勒出精美图案,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廊坊,像李红霞这样通过非遗工坊实现稳定就业的村民还有近两千人。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17日开幕。本次活动以“非遗携手美好生活”为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件展品参展。通过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等,打造贯通中外、连接古今的文化盛宴。
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非遗匠心·焕新生活”国际非遗展览,一场文明对话正在展开。“美美与共 国际手工艺展”中马来西亚的“可峇雅”传统服饰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每一件都讲述着东南亚女性的生活美学;格鲁吉亚的纺织品复原自千年壁画,纹样中藏着高加索山脉的风土密码;匈
金秋十月,非遗焕新。10月17日,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于国际非遗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盛大开幕。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的关键节点,这场以“非遗携手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非遗盛会,不仅是中国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推动文明互鉴、促进
9月26日,第二届镇海寺非遗文化节暨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活动在朝阳区小红门地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举办。本届文化节以“非遗﹒博物馆--城市文脉的守正与创新”为题,深度联结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代表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用心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
云龙镇在沱江以东,距简城二十多公里。1935年置乡,以境内名胜云峰山和古刹勾龙寺,各取一字称“云龙”。云龙不仅风光迤逦,也盛产传说,云峰山有传说,勾龙寺有传说,河流水泊有传说,水酥也有传说。
在全方位构筑消费新格局的大语境中,老字号已成为打造独特创新消费场景、深度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力量。9月14日,作为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以“寻找老字号消费力”为主题的2025寻找老字号消费力沙龙在服贸会期间举办。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占地面积10463平方米,南邻中国国学中心,北邻中国科技馆,地下二层、地上六层,总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
昨天(10日),“服贸会我来了”文旅嘉年华超级现场在北京首钢园11号馆启动。本届服贸会期间,超级直播间将带来多场大咖访谈,超级LIVESHOW将上演多场高品质演出,汇聚众多石景山礼物精品、大咖美食的超级市集将为参观者带来好听、好逛、好吃、好玩的融合消费体验,打